预约开放日
400-8036-877

活动推荐

  • 5月16-17日普林雲海首次開放課堂
    5月16-17日普林雲海首次開放課堂

    时间:5月16-17 星期五

    活动模式:线下参加

    活动预约

热门资讯

主页 / 新闻报道 / 留学资讯

董明珠放话不用海归!留学生招谁惹谁了?

4月22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语出惊人。


这位71岁高龄再次当选的企业家公开表示:“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,绝不用一个海归派,这海归派里面有间谍,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,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的高校里面,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!”


1.png

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海归群体贴标签,无疑是在“自找热搜”。社交媒体上,#董明珠称不用海归#的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2亿。



网友们吵翻了天:有人支持她的观点,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一棒子打死一屋人。就连平时很少站队的著名大V胡锡进也坐不住了,公开发文要求董明珠向所有海归道歉。

2.jpg

网上吵得不可开交,最无辜的要数那些勉读书却风评要害的留学生了——他们一脸懵:我们招谁惹谁了?怎么突然就成“过街老鼠”了?

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个事情。了解更多,可以添加阿Mo,一对一咨询。


3.jpg
加入我们,获取一手资讯
家长需实名制,非诚勿扰



董明珠为何放话不用海归?

目前,网络上洋洋洒洒一片几乎全是对董明珠的讨伐。但如果我们换位思考,站在企业家的立场来看,董明珠为什么放话不用海归呢?


阿Mo查阅资料后发现,格力电器确实在海归员工管理上吃过几次大亏。

2015年,格力在竞标中东空调项目时,一名海归高管被收买,将核心报价和技术方案泄露了出去,导致格力损失12亿美元订单,国际声誉受损,后续参与其他国际项目时也处处被动。


2020年,旗下智能装备公司的海归高管王某,试图窃取“高精度数控机床”技术卖到国外,所幸被发现并报警。


2023年,格力研究院一名海归硕士泄露新技术,使格力在东南亚市场损失约12亿美元订单,客户转向日本企业。

这三次重大泄密事件有几个共同点:涉事者都是海归背景;泄密内容都是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;每次都给格力造成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。

加上去年国安部也有发文提醒留学生说,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涉世未深的留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,伺机拉拢策反。

640.jpg

所以作为企业掌门人,董明珠经历过这些教训后,对海归员工保持警惕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


4.jpg

但是,因个别可能存在的间谍行为而将海归一竿子打死就不应该了!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当下,也有很多优秀的留学生带回先进技术、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,为国内各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。

中国培养了二十位博士的高华健院士、顶尖芯片专家孙楠等,都是在海外深造后回国效力。

还有更多普通留学生,他们只是出国完成学业,却要背负莫须有的猜疑,这既不公平,也不利于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。


国内企业对海归的态度如何?

董明珠的言论发酵之后,网上议论纷纷。有人质疑她的观点,有人感到气愤,也有人开始关注留学生在求职时面临的困境。


5.png

其实,像董明珠这样不看好海归的企业并不少见。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,确实会对海归持有类似的拒绝态度。


有的企业认为海归的薪资要求过高,性价比不高,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薪资要求相对较低的国内高校毕业生。

例如,一些中小型企业在招聘时,会明确表示不考虑海归,理由是海归往往期望较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,这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。

还有部分企业觉得海归可能存在稳定性问题,担心他们在国外生活习惯后,难以长期留在国内企业工作,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后却留不住人。

甚至,一些海归在投递简历时,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,仅仅因为他们的海归背景就被刷掉。这种不公平的对待,让不少留学生开始反思:花大价钱出国读书,到底值不值?

6.jpg

值得欣慰的是,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不喜欢海归,像华为、腾讯等大厂,就对留学生特别欢迎。

每年招聘季,华为都会开启留学生专属通道,还会为留学生准备单独的宣讲会,甚至在官网招聘页面设置了单独的留学生求职板块。

在华为的研发团队中,有20%的人员具有海归背景,他们在5G、芯片等核心技术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7.png

腾讯同样重视留学生,尤其是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,在新加坡等地开放了大量实习和全职岗位,吸引了不少留学生投递。

腾讯还专门为留学生提供了“绿色通道”,优先考虑中文流利的候选人。2025年校招中,腾讯不仅扩招,还提高了留学生的薪资和晋升机会,诚意十足。


8.png


除了华为、腾讯,许多国企也对海归敞开了大门。中国资源循环集团、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等央企,在2024年成立后,积极招聘留学生,开放了资源回收业务岗、时空信息技术研发岗等众多岗位。


国家电网、中国烟草等老牌国企去年也招了不少留学生,而且特别贴心:毕业时间要求更灵活、专业限制更宽松、考试时间安排也更人性化。


今年春天的海归招聘会更是热闹,沃尔玛、迪卡侬、宇通客车、南方电网等近百家企业带着3000多个高薪岗位来抢人。


9.png


另外,有数据显示,超过80%的跨国企业和60%的国内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留学生招聘计划,像外资投行、科技大厂这些优质雇主反而更倾向招收留学生。


所以说,虽然有部分公司明确表示不招留学生,但这样的企业终究是极少数。就像我们去商场买衣服,某个品牌没有合适的尺码,换一家店往往就能找到。


就业市场也是这样,真正看重留学生国际视野、语言优势的企业远远多于那些设置限制的企业。与其纠结“某家公司不要留学生”,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找准自己的优势赛道上。

近年来,“海归”这个词似乎悄悄变了味。在不少人的印象里,它逐渐带上了些许贬义的色彩——有人觉得,只有那些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的学生,才会选择出国“水”个学历回来;普通的海归被贴上“花钱买文凭”的标签,而真正优秀的海归,又可能被无端怀疑是间谍。仿佛无论实力如何、真相如何,这个群体总是逃不开各种质疑。


但这样的偏见实在有失公允。事实上,绝大多数留学生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走进世界名校的。他们和国内学子一样,需要熬夜备考、攻克语言关、适应全新的教育体系,更不用说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的种种挑战。这些经历不仅不是“走捷径”,反而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。


最后,阿Mo想为留学生再说一句话:留学生没惹任何人,他们的付出应该值得尊重,而不是被简单粗暴的标签所否定。大家觉得呢?


如果您有意向让孩子选择国际赛道升学,但又无从下手,可私聊我一对一咨询或进群交流,给您一些专业的帮助,直通名校招生官,匹配湾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!


上一篇:港理工“封杀”内地生是真是假?国际生这是要凉凉? 下一篇:手机自由=成绩下滑?这5所学校实现手机自由,成绩还超牛!

Copyright ©2018 -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2022015783号 深圳市湾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